什么是貨品管理精細度?
簡單來說,就是倉庫里的貨,你到底管得多細致?有的商品按SKU管就行,比如一批同款衣服;有的得按批次,比如食品、美妝,不同批次保質期不同;還有的甚至得一件一碼管,比如手機、奢侈品。
精細度越高,能追溯的信息就越清晰,但相應也要投入更多管理成本。所以關鍵在于:如何找到適合你業務的那個平衡點!
01 / 為什么要做精細化管理? 不是為了看起來高級,而是實打實能解決這些問題: 消費者售后問題追溯:比如哪個批次的貨出了問題? 財務成本核算:不同批次進貨價不同,成本怎么算? 供應商管理:哪個供應商質量好?要不要退貨? 發貨準確率提升:減少發錯貨、漏發貨! 那怎么通過提升“貨品管理精細度”,讓你的云倉運營真正“細”起來呢? 02 / 讓你的云倉運營真正“細”起來! ① 庫存信息精細度:你要管多細? 庫存信息的精細化,在于根據業務需求確定合適的管理維度,確保貨品流轉的可追溯性: SKU 管理:比如同一款口紅,紅色和粉色是兩個 SKU,分開登記庫存。適合大多數常規商品,簡單好操作。 批次管理:比如生鮮、化妝品,不同批次進貨的保質期不一樣,得按批次分開放,避免發臨期品給客戶。 唯一碼管理:如果是高值或需要售后溯源的商品(比如電器、手機),那就要做唯一碼管理。 在實際操作中,需結合財務核算需求,統計不同批次、供應商的成本,按供應商分類采購量、質量及退換貨情況,輔助決策。 ② 庫位管理:你的倉庫到底怎么擺? 庫位管理不是隨便放放貨就行,它包括: 怎么分區:可以按貨主、品牌、品類、SKU甚至是批次來劃分區域。 擺放方式:根據經營品類的特點,確定庫位與商品的對應關系,可采用單一庫位對應單一品牌、品類、SKU 或批次,也可采用多種組合方式,提高空間利用率。 庫位編碼:庫位編碼采用 “庫區號 + 通道號 + 貨架排號 + 貨架層高 + 貨位號” 的規則,快速定位貨品。 ③ 出入庫流程:兼顧成本、速度與管理 出入庫流程的設計需綜合考慮倉庫運營成本、發貨速度和人員管理等因素,實現三者的平衡: 成本控制:優化系統操作界面,簡化庫存盤點流程,提高貨架利用率,減少不必要的操作環節,降低運營成本。 效率提升:采用科學的揀貨方式,通過系統提供精準的庫位指引和優化的揀貨路徑,縮短揀貨時間。 人員保障:加強培訓,降低操作轉換成本,確保規范執行。 庫存精細度越高,對庫位和校驗要求越嚴,可能影響貨架利用率和出庫時間,需要結合業務權衡哦。










03 / 兩種常見的實現方式 根據倉儲管理的實際需求,貨品管理精細度主要有兩種實現方式: 貼碼管理:為每個商品生成專屬編碼并貼碼,出庫時進行掃碼校驗,可實現單個產品追蹤,及時糾正庫位管理錯誤,但貼碼工作量較大。 系統關聯管理:通過系統記錄商品屬性與庫位號的關聯,省去貼碼環節,依賴操作人員對庫位的有效管理和準確揀貨,系統僅做 SKU 級別校驗。 實操中常用庫位管理替代部分編碼功能。原則上,SKU 管理按型號分庫位,批次管理按 “SKU + 生產批次”,唯一碼管理按 “SKU + 入庫批次”,確保揀貨準確。 精細化沒有“最好”,只有“最合適”。 如果你還在為發貨出錯、庫存混亂而頭疼,不妨重新檢視一下你的倉庫管理粒度。有時候,稍微“細”一點點,就能帶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大提升!
